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学院及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学院
发布者:贵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2
      访问次数:1952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创建于1956年,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3人,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3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农业部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饲草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1人,省管专家6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1人,省委联系专家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贵州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教学名师1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 2人,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委员 1人,第十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兽医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兽医外科分委会委员1人,《中国草地学报》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1人。

学院拥有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和草学4个一级学科,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中心及平台7个,省级基地及技术体系5个,实验场3个。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获省科技进步15项,省自然科学奖5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获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2件;出版专著16部、统编教材17部,编著4部、译著2部、科普及工具书15部,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1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 兴学育人”。2021年,就业率98.01%,升学率55.22%2022年,就业率96.30%,升学率68.98%2023年,就业率94.95%升学率60.80%先后培养了本科生近10000名、研究生2000余名,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专业简介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专业始建于1956年,由原贵州农学院畜牧专业发展而来,2019年入选首批动物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现有教职员工28人,其中教育部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管专家2人、省“百”层次人才1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正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90%以上。目前,本专业拥有高原山地畜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贵州省畜牧学特色重点学科,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山地动物育种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专业实验室面积4500平方米,拥有价值4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具备科研猪场、鸡场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近5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19项,总经费5800余万元。以贵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与法国、德国、新西兰、泰国、乌克兰、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与大北农、温氏、新希望、江苏立华、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1.基本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围绕畜牧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德才兼备、情怀高尚、责任感强,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现代动物生产研究、开发、管理和服务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热爱动物科学专业,了解畜牧业生产与畜牧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系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健康养殖、现代畜牧企业管理、畜产品研发与营销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动物生产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动物科学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畜牧生产、技术推广及管理等工作,符合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的通专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类

1.学科门类:农学(09)

2.专业类:动物生产类(0903

核心课程

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猪生产学、禽生产学、家畜环境卫生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

学制:4

最低毕业学分:170+9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毕业去向

动物科学专业近三年每年约65%以上的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农牧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国内外大、中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从事生产管理、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工作;家畜冻精站、种畜站、胚胎移植中心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动物园、濒灭动物研究和保护单位从事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其它研究工作;各医学院校、动物研究部门从事实验动物的开发及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工作等。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58年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设立畜牧兽医系,1994年改为动物科学系,2004年成立动物医学系。1993年招收兽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04年招收兽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动物医学专业是贵州省唯一具有动物医学本科和兽医学硕士人才培养资质的单位,拥有兽医学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三个二级学科方向。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学术型硕士毕业生授予农学硕士学位,专业型硕士毕业生授予兽医硕士学位。目前,动物医学系全日制本科生320余人,硕士生12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现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5000余人。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其中专任教师34人,博士学历占比达89%。现有教授16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5人、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管专家2人、省百层次人才2人、省千层次人才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校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以及国家级学会副理事长或常务理事5人和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专家3人;多名教师为美国、法国、英国等国的访问学者。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优良科研教学条件,拥有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培育)、省动物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生态家禽产业体系疫病防控功能实验室、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校级动物疫病研究所、校级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动物医院等,总面积达4000m2,设备总价达2000万。与30余家企业建立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关系,具有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动物医学专业师生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余项和其它厅局级项目6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和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及授权发明专利15项;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多篇)

动物医学专业得益于与时俱进的教书育人思想、卓越的教育教学体系、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技术平台、丰富的校园文化气氛和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动物医学系将秉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理念,肩负“厚德致远、博学笃行,慎思明辨、守护生灵”院训,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高层次动物医学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分类管理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德才兼备,有创新意识,具备在兽医医疗、兽医管理与执法、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与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执法监督、专业管理、兽医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能力。

学科专业类

1.学科门类:农学(09

2.专业类:动物医学类(0904

核心课程

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手术学、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

学制:5年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限为5-7年。

最低毕业学分:211+9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

本科生就业率97%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本专业继续深造(每年约有65%考取硕士研究生)、专业相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约15%)以及西南片区相关生物科技公司或宠物医院(17%)。经几年锻炼后,大多成长为本省畜牧兽医行业的中坚力量。

  

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专业是以植物生命科学为基础,面向草食动物饲草料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及运动场绿化等行业产业,集生物学基础研究、植物生产应用和草地工程技术于一体,涉及生态学、畜牧学、景观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新兴交叉性专业。

贵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贵州农工学院,最早由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先生讲授草业相关课程,1985年成立牧草与饲料专业(专科),1999开设草业科学本科专业,2006年建立草业科学硕士点,2011年成为草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入选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贵州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人才基地、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挂靠单位。主要研究方向有: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饲草料生产与加工利用、山地草资源与生态修复、草坪建植与管理等。现有教师23人,其中国家教育部教授1人,国家林业草原局教学名师1人,贵州省重点联系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百层次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硕士学位的4人。近三年,承担科研课题60余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0余篇。

本专业坚持立足贵州、服务西南的基本理念,针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以喀斯特地区草业科学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教学根本,将专业建设和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培养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

1. 基本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草业科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社会人文素养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科学技术基础厚的要求,能在草业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多学科融合型人才。

2.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草业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能在草地农牧业、环境资源保护、城市园林设计、生态恢复、草坪绿地与运动场建植与养护等草业科学相关的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规划等工作,具有较宽领域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类

1.学科门类:农学(09

2.专业类:草学类(0907

核心课程

草地生态学、牧草栽培学、草地管理学、牧草(草坪草)育种学、草坪学、牧草种子学、草地保护学、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草坪工程学。

学制:4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毕业去向:

近三年,草业科学专业每年约有70%的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建环保、旅游、草业畜牧及其他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草坪及城市园林绿化、绿化工程施工、草种生产、草产品加工和贸易、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种草养畜等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编辑:蔡雄 王锐洁

编审:张轶

审核:余颖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政编码:550025  电话:0851-88292075  传真:0851-83621956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76号  黔ICP备05000607-1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制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