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学院及专业介绍
法学院
发布者:王锐洁
      发布时间:2025-06-26
      访问次数:4625

学院简介

法学院是贵州大学主要学院之一前身为1942年成立的国立贵州大学法商学院,1952年因全国院系调整,与兄弟学校的法学专业合并组建成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1980年经教育部和司法部批准,贵州大学法学专业恢复重建

自复建以来,一代代贵大法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书写了贵州法学教育的绚丽篇章。2012年,学院被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为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复合型、应用型)。2018年,学院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法学学科无博士点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同年,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知识产权法》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021年,《智能时代“法治+数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同年,学院普法示范基地获批“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贵州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入选首批教育部涉外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2024年,获批教育部“中国涉外法律制度”虚拟教研室,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优通过教育部博士点核验评估。目前,学院拥有贵州省唯一的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贵州省首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最新的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层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7人,法学博士38人,教育部全国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3人,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后备人选2人,校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10人。多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十大法治人物”“新时代的贵州人”、贵州省高校“思政年度人物”、贵州省“最美高校辅导员”、贵州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院长冷传莉教授获评贵州省“十大法治人物”


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教学成果先后荣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次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已出版50余部专著和教材,公开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千篇

学院大力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升学率近三年连年攀升,本科生继续深造率接近40%,被法学“五院四系”以及双一流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每年通过法律资格考试的学生人数超过80%以上,居全省第一,在全国法学院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四级通过率达90%以上,就业率达93%以上,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入职政府、司法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匹配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生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强。

学院致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各类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国创赛等学科竞赛参赛项目数量、参赛人数逐年提升。获国家级奖项53项,省级奖项158项。学生团队或个人先后荣获“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最佳组织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第一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实务技能大赛高校组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全国法律英语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贵州省第七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二等奖、贵州省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学生第三届写作大赛一等奖、贵州省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学生第四届模拟法庭大赛最佳辩护词、最佳起诉书等许多重要奖项。

学生获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一等奖

学生团队获首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实务技能大赛高校组特等奖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打造“法韵·溪山”一院一品项目,利用3·1512·4等时间节点,联合贵州省检察院、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开展校检联合模拟法庭直播活动。每年组织社会实践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专项实践活动,荣获团中央授予“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连续四年荣获贵州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称号。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获贵州日报报道,“心随律动”实践队获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通报表扬。

学院与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联合开展模拟法庭直播活动

学院与威宁县检察院在威宁县大街乡中学共同开展法治音乐课

学院高度重视文体活动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生体质提升行动,学生体测达标率连年居90%以上,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开展“奔跑吧消费者”——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复古游园会”等特色活动百余次,举办“迎新杯”篮球比赛、“五羽轮比”羽毛球赛、法条拼贴诗活动、毕业季活动等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传递青春正能量、增进集体认同感、涵养校园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

学院举行“前路生花 迹忆留夏”毕业晚会

学院开展“奔跑吧消费者”——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

近些年,法学专业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贵阳日报》等媒体高度评价学院专业建设成绩。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西南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苏大学法学院、扬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等省内外兄弟院校纷纷借鉴专业建设经验。法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在文科专业中连年位居第一,在理科专业中名列前茅,本科生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学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中国法学界和实务界,多名毕业生获得“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广大校友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据统计,贵州省政法系统近40%的人员在院接受过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贵州大学法学院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法治人才培养摇篮。

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高校、机构进行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同时不断派遣教师和学生到世界著名法学院校交流学习,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承办海峡两岸民法高端论坛、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亚洲统一动产担保交易法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积极为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提供理论资源和智力支持。与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等50多个实务部门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院专家学者长期承担地方法规起草和清理工作,助推地方立法2/3以上教师担任省市两级党和国家机关咨询专家,为重大决策、案件评查等提供咨询服务。


学院承办2024年亚洲统一动产担保交易法会议

学院代表团应邀访问日本国立冈山大学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贵州大学法治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已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贵州大学法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法本于德,行以弘道”的院训,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打造中国法学研究学术高地和法治人才培养高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长冷传莉教授为全院学生上院长第一课《让你所学的法律成为一道光》

学院师生党员代表赴遵义会议会址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咨询电话:0851-88292153、0851-88292786


 

专业简介


法 学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和德法兼修的培养宗旨,为国家法治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法治信仰真诚、人格品质优良、专业知识厚实、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法治人才。

主要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法律职业伦理、国际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资源法学、证据法学。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来源:贵州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政编码:550025  电话:0851-88292075  传真:0851-83621956
贵公网安备52011102002176号  黔ICP备05000607-1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制作发布